近日,黑龍江自然和生態資源交易中心(簡稱自然生態交易中心)辦理完成全省首宗龍江綠碳質押貸款登記業務,借貸雙方通過自然生態交易中心平臺實施龍江綠碳凍結功能,公示相關質押信息,融資額1000萬元,打通了以“碳匯+金融”盤活碳匯存量資產的新模式,進一步拓寬了龍江綠碳價值實現渠道。
作為我省自然生態資源和環境權益市場化流轉的綜合交易平臺,自然生態交易中心依托“農林碳匯”交易資質,全面服務我省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建設,積極參與市場頂層設計工作。在《黑龍江省林業碳匯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和《黑龍江省林業碳匯質押貸款操作指引(試行)》印發后,自然生態交易中心作為龍江綠碳交易機構,打造了一體化的省級碳匯項目交易體系,全方位拓展龍江綠碳消納場景,設計“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龍江綠碳交易平臺”雙登記模式,通過交易平臺實施龍江綠碳凍結功能,防止資產轉移風險,有效解決碳匯資源“抵押難”的問題,成功打通金融助力碳匯資源價值實現的綠色通道。
龍江綠碳交易市場啟動一年多,自然生態交易中心通過“碳匯+”形式,不斷提升龍江綠碳市場活力,完善省級林業碳匯交易市場建設。以“碳匯+中和”模式,助力哈爾濱亞冬會及金融機構網點實現碳中和,完成哈爾濱、牡丹江、黑河地區3.97萬噸龍江綠碳交易,交易額378.5萬元;以“碳匯+司法”模式,完成大興安嶺地區生態損害賠償案件,通過購買龍江綠碳用于替代生態損害賠償,交易量137.09噸,交易額1.37萬元;以“碳匯+收儲”模式,完成伊春市5000噸龍江綠碳交易,交易額40萬元,首次實現“龍江綠碳”與控排企業交易。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下一步自然生態交易中心將深入發揮全省唯一碳排放權交易機構作用,不斷優化各類生態資源價值轉化渠道,推動生態資源供給方與需求方、資源方與投資方高效對接,積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綠色龍江、幸福龍江、創新龍江的各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市場化平臺資源集聚作用,為生態資源價值實現鏈條上的各類主體搭建起多層次服務橋梁,助力龍江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更好地轉化為金山銀山。